首页
<< 返回
张巍新画册《人工剧团》

发布时间:2014-10-28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综合 责任编辑:仁王

  日前,2013届色影无忌年度新锐大奖得主张巍出版了新画册《人工剧团》,非常巧合的是担任张巍新画册出版人的正是本届色影无忌新锐摄影师发现之旅的八位导师之一的言由(假杂志主编),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本新画册,也来从另一层面回顾一下这位2013年的新锐摄影师——张巍

 

 

 

  假杂志多年来一直秉持的以假乱真的理想,终于在张巍的《人工剧团》这个系列再次实现了。​

  张巍是去年摄影创作的话题性人物,又是今年摄影市场的话题性人物,去年爆得大名,今年顺风得利。而《人工剧团》也开了假杂志大制作的成本先例。封面依然延续假杂志的布面热压的制作习惯,但实体书分为手工书限量版(30本),普通版(500本)。收集了张巍创作的《不知名妇女肖像》、《领导者》和《大明星》三个系列,手工书的价格呈阶梯状,1-10号每本3000元(已售罄),11-20号每本4000元(已售罄),21-28号则为每本5000元(待售),29-30号每本10000元(待售),首发当天,3000元价格阶梯的一口气售罄。而普通版也售出数十本,可谓人气爆棚。

 

 

  在书中,还特意引入了原始佛学经典《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里的句子“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这也从一个高度为本书定调,也如光芒照射在张巍的“造人”行为上,话说众生平等,但张巍通过“造人”却触及了由普通人的皮肤毛发构成的明星肖像的实体语境的不平等,只是,这些怪异的肖像的同质化表情又消费着这种不平等,通过造物使之看起来对等,并进而生产出图像真实和视觉可靠逻辑背后的荒诞性。他也通过普通人的皮肤与毛发构成明星虚拟肖像的这一过程揭示了不管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娱乐消费领域,明星幻象的形成系统里,人人都不能免责的消费逻辑。

 

 

 

 

 

《人工剧团》作者自述​

  关于戏剧的情结来源于我的家庭。我居住的剧团大院充斥着各类扮演与观看,剧团生活丰富了我对古今中外各类角色的认知。可伴随着时代的变革,戏曲在悄悄地进行着变化——逐渐在传统的、地方的、民俗的文化艺术中引入流行、时尚以及外来的内容,相互交杂糅合,呈现出一种混杂、荒诞和无序的快餐审美。这种审美触及到了文化的底线及我的体验边缘,却使我产生了对它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改变不仅仅发生在剧团,它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任何角落,理清这种变化是我在创作《人工剧团》这组作品之初的目的。​​

  对于创作方式来说还要追溯到2007年,当时我完成了作品《临时演员》(Temporary Performers)的创作,期间收集拍摄了300多个中国普通人的面孔。2008年,我遇到一款日本的电脑游戏《人工少女3》,是一款由ILLUSION开发的3D-18禁恋爱养成游戏。这个两年的创作经历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创造一个虚拟的人?甚至是一个世界。​​

  现实生活中,渴望成功的人往往因为不能如愿而失意,虚拟的网络游戏,却能带给处于游戏身份中的人们一种成功的感受。整个游戏都是从“人”这个基本的身份开始,由你为他设定性别和基本外型,并确定其人格特质。如同网络游戏中对角色的塑造,我便将《临时演员》的中演员的身份虚拟化,夸张地应用到《人工剧团》的角色当中——创造其神话性——用标志人物来淡化人物本来的演员身份,使其“表演”的成分更加荒诞。在表现上,我借用了电脑游戏式的人物虚拟方式,选取一些我喜欢的人物形象作为演员扮演的对象,将数以百计真实的普通演员的身体局部重新进行拼贴组合,利用每个演员与经典人物形象之间的微小相似点,包括肤色、头发等细节。通过人工互换,上百位演员原始的真实形象消失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虚拟肖像。这些家喻户晓的肖像不再是“灵魂或精神”的载体,而是变成了具象的图式,有种物化的变异之感。​​

  整个过程虽然是一种假设,但却是一种精神上的真实体验。我还试图通过这种被篡改和处理后的冷面告诫人们,其实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但终归都是表面的、临时的,甚至可能无意义的。我对这些虚拟构建的形象没有确切意识形态的评价,因为它或许是延异的一种方式。身体,作为灵魂的载体,一举一动,联系着内外世界,表象在《人工剧团》这组作品中被我打散、聚合,探究真相怕也只能是岩壁上的虚影而已。​